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我国非公医疗总数占五成、服务量仅占两成,“石板下的小苗”如何长大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2018-12-25 16:19
摘要:在上海,社会办医总体效能仅与服务影响力并不高。据统计,社会办医约占上海总服务量17%左右,手术量仅占5%左右。

截至今年9月份,我国非公立医院达20011家,约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近半,非公医疗数量发展块,但服务量仅占医疗总量的20%。近日召开的“首届健康服务业与品质医疗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透露上述数据,“我国非公医疗数量从2013年开始至今,年均增幅15%。”可以说,社会办医近年迎来“政策春天”,然而不少社会办医管理者仍感叹,“石头缝下求生存”、“石板下的小苗”仍是发展的真实写照。怎样突破这样的困局?与会专家共聚一堂商议应对之策。

 

社会办医发展趋势有变,但医疗品质仍是“生命线”

 

在上海,社会办医总体效能仅与服务影响力并不高。据统计,社会办医约占上海总服务量17%左右,手术量仅占5%左右。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在论坛上表示,上海社会办医有一些自身特点,向着小型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从一般专科到特色专科。以往社会办医机构大多是皮肤科、妇科等,现在朝着高技术附加值的放疗、神经外科、心脏等领域发展。此外,高端社会办医有所增加,专业服务也有所冒头(如影像中心、病理中心、检验中心等)。社会办医高端服务无论从规模、建设、服务流程与方式,均与以往有所不同。

 

社会办医关乎我国生化医药体制改革,在郝德明看来,放眼国内,我国社会办医如果持续不改变“总量多、服务量小”的格局,将有一系列后患。他直言,我国非公医疗机构与国外有所不同,我国社会办医多元化,其中不乏社会资本、国有资本混合制。社会办医将可为百姓美好生活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不过如果服务量持续无法走高,将会带来医疗资源浪费、社会医疗供给侧结构性不平衡等一系列“副作用”。

 

“医疗品质是社会办医的生命线,目前政策已经给了我们一些空间,但我们仍然在石缝中成长,给予社会办医的养料还不算充分。”泰和诚肿瘤医院总经理付蕾竹说。记者了解到,具有20年历史的泰和诚品牌,引入中国立足于高品质医疗。所谓高品质医疗,即在规范治疗下,结合最先进技术与服务运用于患者,为患者提供最个性化、最有益的诊疗服务,同时考虑到患者社会属性与精神心理,形成一个整体医疗。付蕾竹透露,目前医院引入国际知名管理理念,并邀请9位国际专家提供权威参考,给出18页的考察报告,“历时三年的努力我们深感自己与国际高标准医疗品质间仍存有差距,所幸这种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一片森林”下,非公“小苗”怎样成长

 

上海公立医院资源强大,非公医疗怎样才能在“一片森林”中独树一帜?找准定位,与公立医院“共生与博弈”,是专家们的一致观点。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创始人宋冬雷认为,特需医疗服务、高端医疗服务,还应尽可能放手给市场。有了市场的指挥棒,公立、非公办医可以相互促进,并在“压力中前行”。他举例,曾经非公医疗认为自身在服务流程上占有优势,但随着公立医疗机构自身不断完善流程, 这种优势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石缝中虽然生存艰难,仍有发展空间。上海和睦家新城医院院长张澄宇认为,高层次的医疗与健康产业提供者,可以瞄准细分市场,提供物有所值服务,获得市场认可,赢取竞争力。在他看来,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办医,目前还未进入到“共生”阶段,仍处在彼此博弈阶段。仅从人才队伍来看,肯从公立医疗机构体制内跳出来的高端人才,屈指可数。而作为社会资源的调配者,政府还应塑造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无形环境,帮助非公办医拓展更多空间助其发展。

 

对于一些规模不大的社会办医,犹如“石板下的小苗”般生存。考验医疗服务能力之时,运营管理能力也是“真功夫”。葆桦医疗创始人潘静坦言,十几年职业经理人做下来,机缘偶遇创立小公司,该靠什么生存?运营管理能力对非公办医是一项“附加题”,怎样从病人量的增长变成实际财务的增长,这需要耐心、毅力和能力。医疗机构的成长必须经过前期的清冷时期,投资者也应有清醒认识,赋予社会办医充分的空间,才可能最终收获果实。

 

破冰举措接连不断,公立非公应实现有机融合

 

帮助非公医疗健康成长,政府层面将出台哪些措施?记者了解到,一系列破冰举措已在酝酿。市卫健委负责人介绍,鼓励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在人才管理与技术沟通上形成协作关系,构成跨越体制的医联体,不失为一种选择。目前,这样的探索已尝试。

 

儿科领域的公立医疗机构、非公医疗机构医联体,已基本形成良性竞争。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翟晓文说,“互为补充的共生关系,是彼此都想追求的目标。儿科医院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主要是引领儿科学发展。在与部分非非公儿科医疗机构合作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非公办医的蓬勃发展,未来加强双向沟通、医教研的交流,将可促进儿科领域形成更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最终造福病家。”上海新虹桥美视美景眼科门诊部董事长钟立,曾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周行涛教授团队中的一员,他表示,“学会与公立医院共生,恰当补位,找到自身定位,对非公办医是一项重要议题。”公立医院囿于时间精力限制,难以做到流程全覆盖,这给非公办医足够空间。目前,美视美景开展涵盖从小孩到老人的全覆盖“全生命周期视觉管理”,便与公立医院眼科诊疗服务实现了相互融合。

 

市卫健委负责人同时透露,政策的支持还将源源不断。社会办医可成为教学医院的教学基地,未来成为上海市卫健委的住院医师、专科医生培养基地。宋冬雷说,非公医疗要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最好从“输血”到“造血”,有自己的人才队伍与文化烙印,如此更利于长期健康发展。除此之外,作为特色专科的社会办医,今后也可享受高新技术的优惠政策,例如税收优惠,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等。而就在不久前,上海5家非公立医疗机构已纳入基本医保,尽管市场定价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医保将承担其中最基本部分,目前市场反响相当不错,相信这也将为非公办医带来里程碑式转变。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