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改革开放40周年 | 专访亲历者包起帆:我赶上了机不可失的时代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夏斌 2018-12-18 08:17
摘要:新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家园建设得更好呢?

 

包起帆的头发,似乎一直是“乱蓬蓬”的。在连环画《抓斗大王包起帆》中,这位连续五届的全国劳动模范,依然顶着这个标志性发型。

   

包起帆对此不甚满意,年轻的读者却十分“买账”。在思南书局的活动现场,他带来的几十册连环画,一下子就发出去了。

   

“小时候非常喜欢小人书,没想到现在自己也能成为书中主角。”包起帆告诉记者,这本书是写给一线劳动者看的。希望他们看了后会说:像包起帆这样的普通人也能够当上劳模,我为什么不能呢?

   

“我的成长经历,就是千千万万中国工人在改革开放旗帜下成长起来的一个缩影。”包起帆感慨,自己赶上了一个机不可失的时代,才能从本职岗位出发,从小改小革起步,不断推出发明和创新。

 


哪里有问题,就在哪里动脑筋

   

解放日报:恭喜您成为“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对象”之一。请问,这个荣誉有什么不一样吗?

   

包起帆:我理解,这个荣誉不是表扬我一个人,而是表彰改革开放40年来在生产一线认真工作的所有职工。

   

对个人而言,这个荣誉会给我更大的激励,激励我在创新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弘扬劳模精神、传承工匠精神,为国家、为上海多做一些工作。

   

解放日报:您曾连续五届成为全国劳模,为何如此给力?

   

包起帆:我做过6年的码头装卸工、4年的机修工,后来搞技术创新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根本上讲还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

   

我经常告诫自己,不要以为过去做得好、取得点成绩就到头了,更不能将其变为炫耀的资本。“改革永远在路上”,每次获奖只是一个“加油站”,发明和创新不能停下来,培养帮助年轻职工的步伐也不能停下来。

   

解放日报:您还先后3次获得国家发明奖、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么多发明创新是怎样来的?

   

包起帆:我们这一代人都是通过学习,逐步使自己增长知识、增加才干,进而产生“金点子”的。

   

我的很多发明和创新,都是围绕生产薄弱环节搞的。哪里不安全,哪里成本高,就在哪里动脑筋。坚持问题导向,使得这些成果很有针对性、实效性。

   

发明创新的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不被周围人理解。因为你要创新,就是对老的工艺、老的技术予以否定。要否定过去,就会遇到很多阻力,就要说服周围的同志,这是特别难的。但只要把东西搞成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放在那儿,早晚都会得到认可。

 


带领职工搞创新,让人生舞台变得更大

   

解放日报:听说您也曾“不务正业”?

   

包起帆:与其说“不务正业”,不如说“潮”了一把。劳模就是要站立时代潮头。

   

1993年,在一片“下海”声中,我把自己的名字作为金字招牌贡献出去,并兼任公司执行董事。这次“探海”,是经过组织批准的。

   

我一直认为,科研成果是国家的财富,而不是个人的资本。把一只脚踩到“海”里去,是想通过市场经济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推销出去,为国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家公司的成立,获得了意想不到的业绩。有人测算,我发明的产品和技术在200多个单位使用后,产生经济效益至少在4亿元以上。

   

解放日报:后来,您又前往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担任领导职务?

   

包起帆:是的,组织上调我去当分管科技、装备和基本建设的副总裁。从此,我的舞台变得更大了。过去,我是几个人一起搞革新;现在,则要带领集团广大职工一起来搞创新、搞发明。

   

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自己取得多少成果,更在于能够带领和帮助更多的人成长成才。为此,我努力创造条件,让更多职工加入创新团队,助力上海港走向世界第一大港。

 


有什么理由不把家园建得更好

   

解放日报:退休后,您被聘为市政府参事。这样的“转向”能及时适应么?

   

包起帆:虽然离开了经营管理一线,但只要创新精神永存,在决策咨询的岗位上同样可以做出新业绩。

   

当时,上海面临土地缺乏、岸线短缺等多重压力。我组织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长江口疏浚土综合利用、横沙生态陆域形成、上海深水新港规划建设等关键技术,开展了新横沙成陆开发和深水新港建设可行性关键技术研究。这一项目获得市决策咨询一等奖。

   

解放日报:除了港口,上海还有哪些优势需要进一步激活?

   

包起帆:应该说,上海的土地资源比不过很多地方、劳动力成本也相对较高,凭什么做“龙头”呢?靠的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卓越的品质。我们要努力生产别人做不出来的产品,提供别人达不到的服务水准。

   

记得刚到上海港工作时,全港年货物吞吐量才3570万吨。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吞吐量突破7亿吨。我清晰记得,中国工程院院士梁应辰先生在外高桥五期码头上,深情地对我说:“这么大的码头一年半就建成了,你们真是逢上了好时机。”

   

的确,改革开放的东风让国家发展、港口发展遇上了起航的好时机。新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家园建设得更好呢?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龚丹韵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