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唐亚林: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盘点中国共产党的五大力量
分享至:
 (5)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唐亚林 2018-12-18 08:23
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到底是什么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质的规定性,明确了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力量。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近百年的奋斗,建立了包括政治制度体系、经济制度体系、法律制度体系、文化制度体系、社会制度体系、生态制度体系等在内的先进制度体系,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的落后挨打状态向获得新生并走向持续繁荣发展的伟大飞跃。

 

系统总结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历史命运的奥秘,归根结底到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以组织力为核心、以生产力为导向、以创造力为中心、以执行力为保障、以发展力为基石的制度优势,塑造了组织的先进性、战略的前瞻性、决策的科学性、治理的绩效性以及发展的和平性五大基本特征,而这些基本特征的累积叠加与相互强化,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勇立潮头,敢于自我革新,不断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以组织力为核心,集中一切方面图大治,体现组织的先进性

 

辛亥革命后,近两千年的专制帝制体系被推翻,但统一的全国性中心政治体系却无以从帝制的废墟中自动产生。近代中国遭遇落后挨打、四分五裂的境地,集中到一点,就是缺乏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先进组织的领导,整个社会一盘散沙,既无以有效地动员广大民众,又无以有效组织领导社会现代化建设。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以组织力为核心,通过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强大组织网络体系,体现崇高社会理想和先进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体系,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精干干部队伍体系,展现令行禁止的严明纪律规章体系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仅使自己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而且集中一切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的力量,结成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了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力主要通过党的政治功能的发挥,一方面建构从中央到地方的执政组织体系,并将党组织建设嵌入到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等组织体系之中,通过组织动员、宣传号召、服务凝聚等方式,将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组织覆盖力、社会号召力有机地贯穿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贯彻落实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建构引领社会与民众的党建精神,通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等方式,将发展推动力、社区服务力、情感治理力、自我革新力有机地贯穿在创造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全过程。这二者有机地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通过不受资本与利益集团的绑架而建构的政党主体理性的全面展现和由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而奠定的组织力的全面引领,既将各级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与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转化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又将中国共产党主张的社会理想与先进价值转化为活生生的历史实践和美好图景,从而创造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天下大治”局面。

 

以生产力为导向,集中一切精力图大业,体现战略的前瞻性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导,首先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作为自己的第一步使命;其次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全社会的生产力总量;最后通过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实现人类最终得到完全解放的历史使命。这种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政党使命,鲜明地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生产力发展导向之上,鲜明地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总任务之中,鲜明地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曾经走过一段弯路,试图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教训十分深刻。改革开放后,当代中国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之路,由此掀开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自2010年起,当代中国成为且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是解决当今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无论世情国情如何变化,以生产力为导向的发展道路不能改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科学发展理念不能改变,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国策的发展方略不能改变。

 

以生产力为导向,集中一切精力图大业,需要将中国共产党的近阶段社会理想与长远的政治理想有机地统一起来,需要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目标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社会的发展目标、中华民族的发展目标有机连接起来,需要将中国共产党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有机地保持高度一致起来,通过各种中长期的战略规划、五年计划与年度计划有机对接的方式,以宏观战略的前瞻性与现实策略的务实性,确保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不偏离现代化建设的主线,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机遵循。

 

以创造力为中心,集中一切智慧谋大略,体现决策的科学性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身上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惊人的。坚持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确保党和国家战略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的基石。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生动决策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的创造力为中心,集中一切智慧谋大略的开阔胸襟。无论是以由“大包干”引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还是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核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在实践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理念、新做法、新模式进行及时有效总结,并上升为全国性统一政策与制度予以复制推广的科学决策精神。

 

与此同时,针对当代中国地域之大,人口之多,族群关系之复杂,区域发展差距之巨,历史包袱之重,所处国际局势之险,发展任务之重等“大国治理”面临的各种约束性条件叠加之状况,在实施决策时,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一方面通过试点、总结、推广、再总结、再完善的方式,在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复制推广,另一方面始终保持决策的开放性,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广泛地听取民意,汲取民智,集中民慧,确保决策的民众性与科学性。

 

进一步推动以人民的创造力为中心,集中一切智慧谋大略,还需要继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建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制度形态,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其次,需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等方式,找到人民在工作生活中的“难点”“痛点”“无奈点”,有针对性地“开药方”“出对策”,切实满足人民不断提升的各种需求。最后,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以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准绳,加强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推动政策的精准性、协同性与绩效性,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这也是科学决策服务于人民的根本目的所在。

 

以执行力为保障,集中一切力量办大事,体现治理的绩效性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这也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以实际的绩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人心政治的根本所在。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再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再好的来自实际的决策部署,如果缺乏执行力,或者在实践中遭遇有选择性地执行甚至歪曲地执行,其结果都会背离初衷,最终给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中国共产党经过详实的调查、充分的协商、缜密的决策、科学的部署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与决定,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广泛的组织宣传与全面发动,并通过集中社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和各种资源,实施共同攻关,往往既能突破外部封锁带来的各种不利条件,又能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将美好目标转化为尖端的科学技术、优良的管理方法、高质量的社会产品和有效的产业链条。当今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为齐备的工业体系,打造了不断升级迭代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在军工领域、航空航天领域、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信息通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奋起直追,不断赢得占据高端产业链上游的机会,主要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各种前瞻性战略决策在实践中得到了自上而下的精心组织与自下而上的切实拥护,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组织力、优良的政治思想作风建设、一级管一级的压力传导机制、不断完善的激励机制,助推了各类政策执行力的有效落实。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用良好的政绩和不断提升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关切和期盼。

 

以执行力为保障,集中一切力量办大事,最为关键的是从严治党,将为人民服务的公共权力既有效地约束监督起来,又通过积极履行职责的方式,将其一以贯之地服务于执政党近期与中长期相结合的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始终挂在心头,对于人民群众反对的、痛恨的东西,就大力去防范和纠正;对于人民群众衷心欢迎的高度认可的东西,就大力去倡导和落实,进而通过不断提升的治理绩效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美好生活需要,最终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长远目标。

 

以发展力为基石,集中一切合力求大同,体现发展的和平性

 

和平与发展始终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虽然世界格局在变,发展格局在变,全球化趋势也遭遇到了重大波折,可人类社会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梦想始终没有变,中国共产党追求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目标没有变,中国共产党身体力行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没有变。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仅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初步解决了十四亿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为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信念与中国的独立自主发展使命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在追求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职责的历史征程中,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有益的模式探索与经验借鉴,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当前,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进程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波折和挑战,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曙光。任何国家、政府、政党、国际组织、公司和公民,只有携起手来,同心协力,共同应对,在不同层面找到各自的利益共通之处,才有可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塑造美好的发展前景。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所致力的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和谐共荣的人类共有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可以共享的精神财富,是可以转化为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并成为指引世界各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力和有效价值。

 

大道至简。以发展力为基石,集中一切合力求大同,将本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历史命运有机相连,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对接,将一国发展有机地融入全球化发展的洪流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会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建设力量与重要支撑力量,人类社会美好的明天终究会到来。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编:王多

栏目主编:王多 文字编辑: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