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工作与协同创新育人机制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鲁品越/陈锡喜/忻平/王永贵/徐国民 日期:2017-08-03
  日前,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育人机制研究专题研讨会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社联主办,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等多所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学者,以及本市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部分理论媒体的负责同志和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师生等80余人参加了论坛。
  精彩发言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根本性标准

  鲁品越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无论怎样创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最根本的理论立场与轴心原理为基础。否则,方式与方法再好,传播的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别的主义,这对马克思主义教学来说,并非好事。为此,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鲜明界限,使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我们的所教所学到底是否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而在将马克思主义从“思政课程”推向“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这种标准尤为重要。
  那么,根本性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下述三条:
  第一,马克思主义以劳动为基础,以劳动的二重性为最根本的原理。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唯物主义最根本的区别,是从“以物质为基础”发展到“以实践为基础”,而最根本的实践正是改变世界的劳动。主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唯物主义,是一般唯物主义(以法国唯物主义为代表)。它虽然正确,但不深刻,因为没有揭示社会为什么是物质的,因而为什么社会发展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强调的是人对客观规律的服从,因而反映了计划经济对人的客观要求,而不是强调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马克思主义在承认世界物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二重性”思想,其深层的哲学内涵是:劳动既是生产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自然物质过程,同时也是生产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社会过程。正因如此,由人的意志所引导的社会过程必须通过自然物质过程来实现,从而受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意志引导下的社会活动将自然物质过程组织起来,进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博弈,由此,自然规律进入人类社会活动领域而上升为社会规律,它是客观物质规律的高级形态,基于自然规律而又不同于自然规律。唯物史观正是建立在这种劳动二重性基础之上。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马克思一生研究的都是以劳动二重性原理为基础的劳动。因此,只有坚持以劳动为基础,以劳动二重性原理为最根本的原理,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否则,只是虽然正确,但却肤浅的一般唯物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为其基本构架。
  劳动二重性导致社会物质的二重性:任何社会物质都既是服从自然规律的自然物质,也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媒介,从而具有社会性。整个社会物质生产系统也是如此:其自然性的一面构成生产力系统,其社会性一面构成生产关系系统。于是,物质生产系统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配置生产力,驱动生产力系统的运行与发展。二者的矛盾推动着整个社会生产系统的发展。而作为物化的社会关系力量的生产关系是一种经济权力结构,这种经济权力需要得到政治权力体系的支持与维护,由此产生了政治上层建筑; 而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需要得到意识形态的支持以取得合法性,由此产生了思想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整个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由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架构。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人民为中心,以追求人民的生存与发展为历史使命,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灵魂。
  历史不是按照某种预定的客观规律展示的过程(这是黑格尔式的唯心史观),而是由人们的劳动创造的,因而,历史规律是在人们力图把自然物质过程纳入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轨道上的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生成的。因此,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而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生存与发展。也因此,以人民为中心,以劳动人民的生存与发展为最高的价值目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基本的价值立场与灵魂。共产党人建设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正是出于对这种崇高的价值目的追求。
  以上三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基本特征,是衡量我们的教学内容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标准。而“实事求是”是贯穿于三者之中的精髓。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人类通过劳动创造历史的基本过程出发,就是“实事”;进行实践与理论的探索,这就是“求”;最终目的是寻找到实现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的科学道路,这就是“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陈锡喜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些年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取得较大成绩,但总体上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这实质上揭示了在一些领域的实际工作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的主要内因。而“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的主要原因,则是他批评的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定程度存在的“标签化、空泛化”以及“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现象。
  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问题意识不强。这大致有三种表现:其一,是无问题,如有的研究不提炼相关领域研究中的问题,却对该领域作出什么“不系统、不全面、不深刻、不具体”等全盘否定的断语;其二,是伪问题,如有的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在实际工作中某些领域被边缘化的原因,轻率地归结为经济全球化、经济市场化和社会信息化;其三,是假问题,如有的研究几年或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无创意”地重复同一个领域和命题的研究。
  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能取得有一定功力的高水平成果,以真正“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正如习近平所说:“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他还引用了马克思的两段话来强化这一观念:“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如果不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不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就无法为我国发展和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正确思路,更无法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四个过程环环相扣,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科学路径。所谓发现问题,就是发现矛盾。习近平说过:“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发现问题,实质是揭示研究对象所存在的矛盾,它存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和协调性之间、理论内部不同学派之间、不同理论之间这“四个领域”存在的矛盾。所谓筛选问题,就是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是努力聚焦社会热点、理论难点、思想疑点、教育重点,在这“四点交集”中筛选所要研究的主要矛盾问题,以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殊功能,即咨政和育人的结合。所谓研究问题,即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对存在的矛盾问题作出批判性分析和评价,其中要尽力避免空泛化、标签化、教条主义、实用主义这“四种倾向”。所谓解决问题,即对解决、转化或化解矛盾,提出科学的思路,这需要在这一环节潜心做到“问题”和“主义”、科学理论思维和正确价值导向、批判现存和辩护现实、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这“四个结合”。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上海“课程思政”机制建设的两大关键

  忻 平

  当下,上海高校正在重点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体现高校育人的本质要求,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关键是加强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体现为:一个“一”,三个“度”。
  一个“一”,指的是一条主线:就是围绕课堂育人主渠道上的“课程思政”机制创新问题。“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的新做法,必须配以新机制。
  三个“度”:第一是理论的深度。无论是话语体系的中国逻辑、与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关系和与各学科同向同行的实践,都提出了很多理论问题。对理论先导和机制体制创新的重视,是上海的重要经验。第二是实践的广度。很多高校都提出了全面深化思政教育改革背景下急需解决的机制问题。无论是思政与教务系统合作机制、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机制,还是课程体系协同育人机制、深化“一体两翼三课堂”机制、增强学生获得感等机制研究,都体现了实践的广度。第三是机制的前瞻度。开展“课程思政”试点的高校需要考虑如何进一步创新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机制问题。如思政课与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整合机制;有些学校提出了更高层面的思考,如思政课教师文化自信、上海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等问题。这些都体现了机制建设的前瞻性思考。
  上海有创新的基因,迫在眉睫的是形成创新机制。上海“课程思政”机制建设有两方面十分关键。
  一是三年来科教党委、市教委在引领机制、领导机制、投入机制、培训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为高校改革创造了机制条件。
  如今年5月韩正书记、应勇市长分别到复旦、交大上形势政策报告课,进一步创新领导干部上思政课的机制;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高校成立由校领导任组长的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出台《上海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着眼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支持复旦、华师大建设国家重点马院,发挥引领作用,并在全市建15个示范马院;出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启动整体试点、重点培育、一般培育学校等。
  二是高校要不断创造适合校情的机制,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课程思政的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重点在学院。实践中已经遇到了各类机制瓶颈问题,必须予以创新。如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的机制问题,与各学科、各门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协同机制问题,高校各系统的合作机制问题,与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其他队伍建立“立交桥”机制问题,思政课、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三类不同课程的课程体系,培训和评估标准的机制体制问题,等等。一句话,以课堂育人主渠道为核心的上海高校思政教育育人命运共同体的机制创新问题,已经成为当下“课程思政”工作的重点问题,需要各高校共同努力来创新破解。
  6月22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了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上海调研片会暨高校“课程思政”现场推进会。提出上海要在“思路攻坚”、“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机制攻坚”五方面形成长效机制。根据上海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建立符合思政课和思政选修课、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发展规律的长效运行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及时总结经验使之深化优化固化下来,这是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机制保障。
  (作者为中共上海党史学会会长,首届上海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上海大学教授)

  如何推动哲学社科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王永贵

  近期,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对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了战略部署,这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如何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创新学术话语体系,既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需要,也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政课教学“同向同行”的重要基础。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必须把握以下原则和逻辑。第一,坚持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哲学社会科学不仅是一个科学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从科学性角度来讲,它具有学术性;从价值性角度来讲,它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是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第二,坚持批判继承与学术创新的辩证统一。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精神的鲜明体现,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等显著特点。这就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既要把握历史性,继承传统学术话语资源,又要体现时代性,立足中国实践进行学术创新。第三,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中国道路并不是脱离人类文明大道的“独自绽放”,而是在继承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成果基础上合乎逻辑的产物。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既要立足中国,突出“民族性”,又要面向国际,彰显“世界性”。
  明确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中国逻辑,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向同行”具有重要意义,但要切实做到“同向同行”,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充分彰显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导向功能是实现“同向同行”的前提。哲学社会科学的固有属性之一,就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发展大势。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意识形态性和价值导向性,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对塑造大学生的理想抱负和爱国情怀,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
  第二,加强队伍建设是实现“同向同行”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强调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局并推动其发展,掌握全员育人工作的主导权,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并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实现工作协同,形成有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政课教学“同向同行”的合力。
  第三,加强学科建设并创新教学方法是“同向同行”的关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加强学科建设,进一步规范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功能,要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要按照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进行精心设计,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方式方法,帮助大学生养成明辨慎思的习惯,提高解疑释惑和价值澄清的能力。
  第四,掌握高校思政工作主导权是实现“同向同行”的保障。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和领导权,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这就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遵循规律、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前提,以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改革创新为重心,实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的有效掌控,并以主导权的掌握为抓手,全面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政课教学有效“协同”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高校思政理论课应坚持怎样的目标定位

  徐国民

  要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明确这门课的目标定位。
  而要明确这门课的目标定位,则应基于对这门课程性质的认识,即它是一门传授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课。以往相关文件都强调,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该说,这个定位虽正确,但是太高,作为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学分有限的公共课,恐怕很难实现这一目标中“系统”的要求。也有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但实际上,常常是出于课堂教学效果考虑,以满足学生需求为教学目标,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却有意或无意地“去意识形态化”,这就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于一般的通识课程,消解了其特殊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定位应坚持“育人为本”。这一目标需要实现意识形态性质和大学生成才需求的“内在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这是满足党和国家的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教学目标的定位也不能离开大学生成才的需求。之所以说这两个需求能够融合,有几方面依据:其一,从价值目标来看,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它的世界观基础、方法论意蕴和理想观情怀,具有人类解放精神和人文价值,它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逻辑力量,具有对当代现实的解释力;其三,大学生的成才,需要有对当代中国大局和未来发展大势的基本判断,这样才能找到自己成才的坐标。
  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定位为“育人为本”,需要考虑为大学生的成才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导向。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信息接受途径多、见识广,但缺乏较为深刻而又系统的理论分析,难将“问题”背后的“理论”和“价值导向”看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注重对“道理”的分析,展示“理论”的魅力,发挥出“大道理”以理服人的逻辑力量,不仅正面回答问题,而且让学生明白问题提出的根据,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自觉意识;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帮助学生“知其所以然”、“知其所必然”,从而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同时,还必须注重对问题本身的价值取向分析,让学生明白任何问题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导向,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价值立场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定位为“育人为本”,体现了对思想政治课在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既具有世界眼光,又具有中国情怀;既具有个性特征,又具有社会责任;既具有战略思维,又具有踏实精神;既对社会弊端有所认识,又不失客观理性态度;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妄自尊大,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而其中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政治认同。能否达到政治认同,取决于对各种社会思潮能否思想清醒,而思想能否清醒,则取决于我们所阐述的理论是否深刻。
  总之,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为本”目标,就是强化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为大学生的成才需求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导向。
  (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

  复旦大学徐蓉教授在强调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如完成任务式的实践、形式主义的实践,以及所谓的“共识”——是因为理论太空泛了,才去追求实践等。为此,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思考,如教育教学如何服务社会以及大学生的成长;大学生自主意识的激发;认识自我的重要性等。在她看来,要做到不脱离教学规律本身的、经过设计的实践,以及关切理论本身的有实效的实践等。
  上海交通大学黄伟力教授则认为,我们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比较到位了,但实际展开过程与认识本身却有很大的反差,表现为:缺少顶层设计、缺少制度保证、组织困难等。因此,对如何走出实践教学的困境要有进一步的思考:一是对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重新反思;二是更多地借助于外力,凝聚成合力,一起完成既定目标。
  同济大学龚晓莺教授结合同济经验,指出要发挥五个平台的作用,包括课堂教学平台、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名师工作室教学平台、“使命与担当”思政课知识竞赛平台、“中国道路”名师讲坛平台等,并且提出,在建立研究基地的问题上,希望能做到全国协同。上海理工大学金瑶梅教授则针对研究生的实践教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强调要整合资源,加强并巩固一些实践的渠道等。

  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机制

  上海师范大学周书俊教授指出,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学理论、学经典、学原理,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理论高地。为此,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建成主阵地、主战场;二是要加强思政课教师自身的道德建设;三是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待遇。
  上海政法学院张远新教授从思政课教师的文化自信这个视角,说明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教师首先要有文化自信,要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真懂、真信,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上海外国语大学赵鸣岐教授结合上外在课程思政方面取得的成果,从外语院校思政课与学校人才培养实现协同的角度,说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师资队伍协同、体制机制等协同的重要性。

  如何加强协同创新机制建设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张桂芳教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了新形势下的新思考。一方面,她指出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导和统领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学科影响力与学科重要性不匹配以及整体性研究的成效影响不大等;另一方面,她也提出了一些思考,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要树立以需要和问题为导向的意识;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定位、学科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价值与意义,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等。
  上海海事大学董金明教授从特色类高校思政课教学协同育人的角度,强调了思政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特色。他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研究。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李国娟教授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徐光寿教授针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当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除了要在思路、师资、教材、教法和机制五个方面攻坚外,还应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更要把握好四个环节:即“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重心在二级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黄亚玲提出,要充分利用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结合实践教学,更多融入本地红色文化。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何小刚教授则从“《道德经》的现代意义”角度切入,强调了传统文化的融入。
  针对思政课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华东理工大学杜仕菊教授强调,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要处理好一些关系,即我们既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师生互动,又要避免娱乐化、表面化;既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结合,又要注意适度;既要合理运用在线课程等资源,又不能削弱课堂教学的内容。上海商学院陈志强教授则提出,在高校思政课协同育人过程中,应注重课程、课堂和教材三要素,尤其强调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应把握好“多和一”、“扬与弃”的关系。